01
彈指一揮間,李總理已經做了九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了。
每一年,對于體育領域工作的論述,字數長短不一,表達方式各異——都與當年體育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和新任務密切相關。
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及體育領域的任務時,幾乎都與“大健康產業”相關:一是“發展健康、文化、旅游、體育等服務消費”;二是“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三是“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目標清晰且明確。
正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有關體育的內容依舊讓人鼓舞、催人奮進,在競技體育和全民健身的表述上,彰顯了群眾體育跨越式發展、體育事業與體育文化產業并重的總體要求。政府工作報告中首先提到,“經過精心籌備,我們成功舉辦了簡約、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奧會,也一定能辦好剛剛開幕的冬殘奧會。”這已是既定的事實,不用多解釋。
接下來,政府工作報告中對于2022年的體育工作,指出了兩點:
一是“用好北京冬奧會遺產。”
關于這一點,在今年年初就進入了“現在進行時”。2022年1月12日,國家體育總局委托國家統計局開展的《“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統計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參與過冰雪運動的人數達到了3.46億人,冰雪運動參與率為24.56%,冰雪運動為全民健身注入了新的活力。“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標實現對我國的冬季運動發展史而言,已經是一個里程碑標志;同樣,在這過程中所形成的各種產物,共同構造和代表了新時代下冰雪運動行業發展的“拐點”。
△《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體育遺產報告(2022)》封面
緊接著,1月19日,北京冬奧組委發布《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體育遺產報告(2022)》(以下簡稱《體育遺產報告》)。從體育、經濟、社會、文化、環境、城市和區域發展等七個角度出發,全面闡述了冬奧會的籌辦給廣大人民群眾帶來的長期收益,對主辦城市和區域發展的帶動作用,以及對奧林匹克運動發展的積極貢獻。
02
政府工作報告中“建設群眾身邊的體育場地設施,促進全民健身蔚然成風。”這一句話,強調了新時期全民健身事業的表述方式,而在隨后的眾多代表、委員與駐會記者的采訪中我們也能讀出一些脈絡:
全民健身事業蓬勃發展,冰雪熱潮正在大江南北涌動——全民健身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展示國家文化軟實力等方面的綜合價值與多元功能得到充分發揮,為建設體育強國注入強勁動力。
△《關于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發展群眾體育的意見》
當我們回顧“十三五”期間,可以看到,國務院辦公廳先后頒布了《關于加快發展健身休閑產業的指導意見》、《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的指導意見》、《關于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 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指導性政策——這些政策中的交集部分,包含著建設群眾身邊的體育場地設施及當下補齊全民健身場地設施“短板”的重要性;
這個時期,國家體育總局也會同相關部門出臺了《進一步促進體育消費的行動計劃(2019-2020年)》、《冰雪裝備器材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等實施方案,編制了足球、冰雪、山地戶外、水上、航空、汽車摩托車、擊劍、自行車、馬拉松、武術、馬術等一系列運動項目產業規劃,印發了《體育賽事活動管理辦法》等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
正是上述這些政策文件的先后出臺,為“促進全民健身蔚然成風”打下了理論和現實的雙重基礎。
放眼中國體育發展史,任何一個區域都不曾有過如此密度與持續性的政策頒布——只有自1995年6月以來的全民健身行業是例外(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出臺的“前夜”);27年以來,在政策驅動下,我國全民健身行業完成了快速躍升、優化結構、激發活力的任務。
但站在“十四五”新時期的起點上,我們意識到:
一方面,僅靠政策驅動,不可避免地將面臨“后勁不足”的現實;
另一方面,面對愈發復雜的國際環境和尚不明朗的疫情防控形勢,政策最終需要落地——那“最后的一公里”,則需要所有市場參與者在市場規律的法則下共同完成。
因此,在此次政府工作報告中,代表政策市的語句“建設群眾身邊的體育場地設施”之外,加入“促進全民健身蔚然成風”尤其是“蔚然成風”四個字是代表消費市場層面的好消息,并重申了“市場主導”的意義。
03
不可否認,有些時候,我們當然需要一劑政策“猛藥”;但更多時候,我們還是要回歸商業的本質。
只是對不同人而言,“促進全民健身蔚然成風”這句話背后所代表的產業層面的答案,可能因不同人所處的不同位置和角色而大相徑庭。但無論于競技體育、體育事業和體育產業的工作者和建設者而言,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所傳遞出的有關“全民健身”在新時期的新要義——亦是構建出了體育符號化的新象征意義。
由此,之于體育工作者而言,政府工作報告中所提及的“促進全民健身蔚然成風”,在筆者看來,或意味著體育在新時期具有以下三個新的符號化意義:
體育的第一個符號是,成為引導民眾形成積極的生活方式。
“十三五”期間,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從1.71萬億元躍升至2.95萬億元,增加值從0.55萬億元增長到1.12萬億元,增加值年均增長率為19.6%,高于同期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速。不僅如此,2019年全國體育產業增加值占同期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14%,體育產業已經成為助力經濟增長動能轉換、推動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
同時,隨著“全民健身”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人民群眾對于健身的熱情逐漸高漲,但與之形成對比的,則是健身設施的“補短板”問題,即提升健身設施增量、用好健身設施存量,針對健身設施還不夠、群眾還不滿意的短板問題,結合群眾需求把短板補齊、補足。
在面臨“十四五”時期“高水平”和“高質量”的發展要求時,需要積極響應群眾的多元化、多層次健身消費訴求,圍繞青少年、女性、老年人等重點潛力消費群體及家庭消費趨勢,加強體育產品和服務的量身定制,實現定向推送和精準配送,并加大對體育場地的建設開發,以基本解決“健身去哪兒”的問題。
因此,當政府工作報告提及的“促進全民健身蔚然成風”這一市場主導意義出現后,意味著接下來的工作,便是將要遵循體育產業發展規律,完善市場機制,吸引社會資本廣泛參與,培育多元市場主體。營造競爭有序、平等參與的市場環境,提高體育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體育的第二個符號是,民眾必不可少的生活習慣和健康選擇。
全民健身的意義不僅在于刺激體育消費,拉動經濟增長新引擎,更是塑造民眾正確生活方式和健康體魄的要求。
可以預見,“十四五”將同“十三五”體育產業如出一轍的是,健身服務業和場館設施及營造業依舊將成為滿足民眾運動需求、完善民眾運動場景的支柱,進而成為體育產業主要“領漲板塊”。
△《“十四五”時期全民健身設施補短板工程實施方案》
尤其是早在2021年4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國家體育總局印發的《“十四五”時期全民健身設施補短板工程實施方案》表明了,進一步補齊體育場地設施短板,將成為未來五年體育產業的一大“主旋律”:
要實施全民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工程,支持建設一批體育公園、全民健身中心、社會足球場、健身步道、戶外運動營地等重點項目。結合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戰略,鼓勵建設徒步騎行驛站、運動船艇碼頭、體育服務綜合體等體育活動場所,支持打造體育特色村莊、鄉村體育旅游精品線路。推進社區配建足球場地設施,鼓勵社會力量建設小型化、多樣化的足球場地,形成多層次足球場地設施供給體系。開展“百城千冰”群眾滑冰場建設,鼓勵利用城市公園或現有場地設施建設可移動式冰場等戶外臨時性群眾冰雪設施。鼓勵有條件的學校委托專業機構運營學校體育場地設施,挖掘開放潛力,提升開放利用水平。
上述的一系列真招、實招,不僅將滿足消費者參與體育的多元化需求——通過擴大體育需求側牽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供給側,以進一步釋放體育消費需求。
亦可見,“建設群眾身邊的體育場地設施,促進全民健身蔚然成風。”的提出,可謂既有宏觀引領,又有微觀的落地措施。
體育的第三個符號是,體育是屬于全民的。
盡管過去二十年間,體育運動由精英體育向大眾體育的轉變趨勢愈發明顯,絲毫也不影響“十四五”期間,體育產業惠及的人群不僅應該是全年齡段,更應該是全地域發展——這其實也向從業者提出了不僅要“胸懷天下”,更要“俯下身段”的更高的從業素質和從業理念的要求。同時,“蔚然成風”氛圍的形成,也需要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為保障。
就在去年年底,這一政策“及時雨”再次降落。
△《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務標準(2021年版)》
2021年12月28日,體育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應急管理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務標準(2021年版)》,其中提到了賽事活動的相關要求,“縣(市、區)打造2種以上不同類型的符合當地實際的群眾健身活動或比賽,每種群眾健身活動或比賽每年舉辦1次以上;有條件的行政村每年舉辦1次以上群眾健身活動或比賽。每千人有1.91名社會體育指導員提供服務。”可見,各級全民健身賽事活動的開展,在“十四五”期間將全面步入常態化。
可以預見,未來5-10年,三四線城市、縣城、鄉鎮乃至農村的體育人群和體育消費,都將不可避免地迎來爆發式增長。而對于廣大轉型“內循環”的中國體育品牌而言,如何在已經失去一、二線城市“先機”和“先手優勢”的情況下,抓住更為廣闊的三、四線市場,將是未來逆轉戰局的關鍵。
△體育總局關于印發《“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的通知
最后,再觀“建設群眾身邊的體育場地設施,促進全民健身蔚然成風。”其實也呼應了《“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中,對于“十四五”時期我國體育事業發展進行的系統謀劃和全面部署:
在“促進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時期新發展格局下,以全民健身與全面健康的需求為導向,破解現階段的突出問題,聚焦全人群的體育消費與服務,進一步加強創新驅動,持續激發體育消費潛力,不斷完善市場機制,為新形勢下體育產業的轉型升級指明了方向,也為促進體育強國總體戰略目標的早日實現提供了資源支持。
Copyright ? 2022 山東貴賓網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2014793號-1